
我們把對象分成兩種類型,
一種是追求快樂型,一種是逃避痛苦型.
激勵對象也要先了解他是屬於追求快樂型的?
還是逃避痛苦型?或兩者兼具?
若未能依其人格屬性進行療程,
即使步驟方法正確,也無法達到理想預期效果.
會被激勵是因大腦裏有個編碼,
編碼決定做事情的動力.
只要符合被激勵的資料夾,都會被激勵.
激勵自己的過程當中要專注於目標的好處,
不要去看環境與過程.
過程中是曲線,有山有谷有高有低.
曲線有時在快樂的高點,
有時在痛苦的低點.
成功並非一蹴可及,也沒有僥倖.
因為成功是由一連串的不成功所累積出的經驗.
人生過程中需要的就是激勵,
懂得激勵自己,建立價值觀,就離成功不遠了.
然而我們並不習慣激勵,
反而我們常愛潑冷水.
而且當我們潑人冷水時,其實就在潑自己冷水.
若潑冷水成為我們不自覺的習慣,
自然會變成不知道如何鼓勵別人?
如果不懂得鼓勵別人,也就不會鼓勵自己.
世上每個人都有他值得鼓勵的地方.
只是我們習慣用潛意識裏的價值觀去衡量.
NLP是要幫助每一個人,
在眾人眼中可鼓勵的要鼓勵,
找不出正向值得鼓勵的,
也要鼓勵他負面的勇氣,再去引導他.
人生的曲線確實會有一連串的痛苦,
激勵的過程也會力不從心,
這時唯有最深切的價值觀能引導我們.
NLP正是以價值觀來改變或引導.
同時要配合建立的就是自己內在的啦啦隊.
這些都是激勵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